市人防办与鲁中晨报联合举办人防杯“童心系国防 共筑中国梦”征文活动

发布日期:2020-06-01 15:11:56 浏览次数: 字体:[ ]


  国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。“六一”儿童节到来之际,为了使少年儿童了解国防人防知识,从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,从小热爱祖国,立志献身国防,市人防办与鲁中晨报联合向晨报小记者开展了人防杯“童心系国防 共筑中国梦”征文活动。小记者们积极参与、踊跃投稿,爱国情怀跃然纸上。现将部分征文刊登,让我们一起感受孩子们的“国防情、中国梦”。

 



心系国防 牢记历史

莲池学校四年级三班 陈佳怡

指导老师 刘萍

 

  在我的意识中,国防就是一个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,制止武装颠覆,保卫国家的主权、统一、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,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,经济,科技,外交,教育等方面的活动。

  2020年是一个不平凡的庚子年,在新型冠状病毒肆虐的侵略下,中国人民上下齐心,用坚强的毅力和顽强的精神战胜了这次疯狂的瘟疫。但在世界其他国家开始蔓延的病毒引起了各民族国家的冲突不断、矛盾激化,所发生的很多事情使我们认识到国防强盛的重要性。“人无远虑必有近忧”,历史上我们怎能忘记曾经受过的各种屈辱:从清朝的“甲午战争”战败后,日本就割战我们的台湾,霸占我们的国土整整五十年;八国联军入侵中国,清政府割地赔款、卖国求荣、圆明园被洗劫一空……这都是沉痛的教训。只有国力强盛,军事过硬,我们就能不被欺负,免遭羞辱。

  历史上中国人的坚忍不拔、不屈不挠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新一代的少先队员们,我们要牢固树立爱国主义思想,增强国防意识,努力学习科技文化知识,加强体育锻炼,铭记“无兵不安,居安思危”。愿我们的国家像盛世大唐那样,让世界赞叹、让四方来贺。

  从现在开始,我们要强国防,爱中华,让祖国变得更加富强。

 



童心系国防 共筑中国梦

凯瑞小学 孙凡斐

指导老师 唐颖

 

  伟大的祖国,是每一位华夏儿女的母亲,是每位海外游子坚强的后盾。而每一位中华儿女,都应该为母亲的安危所着想,应该热爱祖国,为保护祖国而做出贡献。和蔼可亲的祖国,也有着威严的力量,这股力量有一个名字,叫做国防。

  先简单介绍一下国防吧,国防就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,制止武装颠覆,保卫国家的主权、统一、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,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、经济、外交、科技、教育等方面的活动。

  在我们未成年人的眼里,国防可能是遥不可及的。但同学们,你们知道吗,国防跟我们生活的一切都密切相关。只有强大的国防,才能使我们享受和平的生活环境,我们才能安心学习、快乐成长,以优异的成绩、出色的本领为祖国做出更大贡献。

  祖国的未来,需要一个更为完善的国防系统来保障,要靠我们未成年人来建设,少年强则中国强,让我们一起努力起来吧!

 



了解人防 走进人防

莲池学校四年级三班 祁杞

指导教师 刘萍

 

  什么是人防,为什么要人防?防空洞是什么?……带着重重疑问,我去查了一些资料,原来人防就是人民防空的简称,是指政府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防备敌人空中袭击、消除后果采取的措施和行动。

  也许有人会说:现在是和平年代,人防离我们不是太遥远了吗?但我想说:虽然我们的国家是和平的,但世界却并不太平,战争的风险依旧存在。日本一些好战分子依旧对我们的钓鱼岛虎视眈眈,我们的渔船在自己的海域捕鱼,却遭到了日本政府的扣押,真是欺人太甚!再说霸权主义的美国,仗着自己强大的国防,肆意挑起战火,这些时刻提醒着我们“国不可一日无防,人防警钟要长鸣”。

  想当年清政府腐败无能,在中国甲午战争中,我军全军覆没,中国土地沦陷,百姓流离失所。“九一八”以来,日本军国主义对我国进行了惨无人道的烧杀抢掠、枪打炮轰,肆意践踏中国大地,同胞死亡不计其数……历史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:落后就要挨打,要想不被欺负,就必须让祖国强大起来!

  人民防空发展到今天,现在的人防工程也不再是简单的“防空洞”,而是以它独有的方式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之中。有些小区的地下车库、地下商场,地铁站就是现代版本的“防空洞”,里面有水龙头、照明等生活设备,以保证战时人们能安全的在地下生活。

  我们是国家未来的保卫者,我们更应该了解人防,走进人防,为人防发展、为建设强大国防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
 



手拉手 系国防

凯瑞小学北校五年级三班 王则睿

指导教师 刘磊

 

  从十九世纪开始,我们的祖国母亲遭受到帝国主义侵略者如同魔鬼般的践踏蹂躏。难以忘记1937年的七七事变,难以忘记那惨无人道的南京大屠杀……我深深地知道中华民族是压不垮的!我们中华儿女奋起反抗,前仆后继,同仇敌忾,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!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!

  新中国成立70年来,国防建设取得辉煌的成就。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时,中国第一个人造卫星成功发射时,中国第一艘航母成功启程时,这些激动人心的时刻,都代表中国的国防实力日益增强,不容小觑。这其中饱含着无数科学家的夜以继日地辛勤付出。航母,歼20,运20,核潜艇,东风系列……我们的国家重器越来越多,这见证了祖国国防力量的强大,体现出中华儿女勤劳,吃苦的坚毅品格。作为祖国的未来,我们要努力学习国防科技知识,熟记国防法律,积极参加国防教育,激发捍卫中国国防的热情。

  疫情当前,我们要多读书,多锻炼,努力做到“文明其精神,野蛮其体魄”,同时我们要向钟南山爷爷学习,要勇敢,有担当,有知识,做最美的“逆行人”;要向陈薇院士学习,废寝忘食,率先研制出新冠疫苗,致敬中国速度。我相信,中华儿女只要有志向,疫情很快就会束手就擒。

  “青山一道同云雨,明月何曾是两乡。”祖国母亲的安危关系着每一位中华儿女。14亿人一条心,这颗心是无比强大的,是发展国防,增强国防实力的爱国心,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爱国心!

 



勿忘国耻 强我国防

绿杉园小学 孙浩天

 

  国无防不立,民无防不安。梁启超先生曾经说过:“若无国防,则国难屡起,民将不得安居乐业。”是啊,国防直接关系到我们国家的尊严、人民的安全以及整个社会的和平稳定发展。

  自古以来,国家的防御安全就是必不可少的,从夏王朝的建立,到现在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,期间经过了四千多年的历史,见证了我们华夏民族经历过的无数次血与火的洗礼,国防制度也渐渐完善、合理了起来。从最初的建立城池、长城等防御外敌的侵犯,到现在武器装备先进,军士精练,后备物资充足,以至于随时都有足够的力量去保卫国土,冲锋陷阵。

  回想清政府时期,皇帝闭门锁国,政府思想腐败,不思进取,军士懒懒散散,国防力量严重不足,在鸦片战争爆发后一声炮响就轻易的将我们的国门打开……让列强如囊中取物般轻松。被迫签订的《马关条约》《南京条约》等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,充分印证了“没有国防就没有主权”、“落后就会挨打”。

  1931年日本侵略者先向我们的东北三省发起了进攻,一步步的侵占我们的国土,是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带领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,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,成立了新中国。这些血的教训让我们意识到只有强大的国防力量,才能维护祖国的和平与自由,让人民过上幸福小康的生活。

  核潜艇的研制成功,中国第一艘载人火箭发射成功……一个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相继传来。我真想对每一位奋斗在国防建设一线的工作人员敬个礼,由衷的说一声“您辛苦了”。

  国庆七十周年的大阅兵,让我充分感受到了我们国防力量的强大,作为一名中国人,我倍感自豪。现在的我们每天都能无忧无虑的学习,幸福的生活着,也正是因为祖国的强大。

  我是一名小学生,要从自己做起,好好学习,长大了用自己的所学来报效我们的祖国。我坚信有梦想就会有希望,有希望就会有未来,未来的中国一定会更加的繁荣富强!

 



中国梦 国防情

莲池学校三年级一班 张承潜

指导老师 张萌萌

 

  “一个国家为了保卫自己的领土主权,防备外来侵略,而拥有的人力、物力以及和军事有关的措施。”这是《现代汉语词典》对“国防”一词的解释。国防强,则祖国强,我们人民就能够安居乐业;国防弱,则祖国弱,我们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就得不到保障。

  在我很小的时候,最爱看的书就是《三毛流浪记》了,在以前的旧中国,小三毛吃不饱、穿不暖,小小年纪就被迫加入军营,生命都无法掌握在自己的手中,给了我很深的印象。长大些,读了很多的历史书,从书中我仿佛看到了鸦片战争首先打开了中国封闭已久的大门,然后随着一次次的侵华战争,我们也签订了很多的不平等条约,再加上后来的抗日战争,我们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,那时候的中国,国将不国,民不聊生……这一切都是因为什么呢?答案只有一个,那就是我们的国防力量太薄弱,以至于任人宰割。所以,没有国防,就没有一切。

  现在的我们,每天都像是生活在春天里,吃的好,穿的暖,人民安居乐业,过着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。与以前旧中国的贫穷、饥荒、战乱、压迫相比,真的是天壤之别。那这一切都是从哪里来的呢?是我们的革命先辈及许许多多的爱国人士们流血流汗换来的;是他们的自我牺牲、勇于奉献换来的;是我们的人民团结一致换来的。也正是我们的国防一天天变强,才有了如今的现代化强国,我们才能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安心读书。

  我爱现在的生活,更感激那些革命先辈们。如果没有这些革命先辈,哪有现在的美好生活?虽然现在的生活一天天变好,我们也不能辜负那些革命先辈托付给我们的新中国。天下兴亡、匹夫有责,我们更要努力学习,报效祖国,否则历史将会重演。

  少年智则国智,少年强则国强,少年自由则国自由,少年进步则国进步,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,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!作为少年的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,提高本领,时刻把国防放在心中。作为中国人,我们要牢记:中国的领海主权、领土主权、领空主权神圣不可侵犯!让我们一起努力,实现我们心中的中国梦!

 


核稿:于 昉

编辑:焦敬元




【打印本页】 【关闭窗口】
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